內容來自sina新聞

本月起商品房價格實行明碼標價 購房者贊好



商品房銷售被要求明碼標價,並且"一套一標"已於本月起實行。

  文/記者王鵬圖/記者張宇傑

  根據佛山本月開始實施的《關於規范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和預售行為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"通知"),商品房銷售被要求明碼標價,並且"一套一標"。有購房者反映,明碼標價和一套一標實行後,確實對自己購房起到瞭指導作用。

  記者近期在三水各樓盤走訪及查詢網上備案系統發現,三水開發商已基本落實明碼標價和"一套一標"。不過,消費者需要註意的是,"明碼標價"不等同於"明碼實價",購房時要拿到合理價位還需多個心眼,盡量多比較再做決定。

  關註一:開發商隨意漲價被遏制

  規定:根據"通知",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實行一套一標,公開銷售前制定和公開《商品房銷售價目表》、《商品房銷售價格相關信息公示表》。銷售過程中如 需調整價格(指銷售價格高於《商品房銷售價目表》所標示的價格,或者銷售價格低於《商品房銷售價目表》所標示的價格10%),開發商需要重新辦理明碼標價 的標價方式監制手續。

  解讀:根據各地已有的經驗,一般情況下管理部門會嚴格把控開發商重新申報商品房的價格,因此,規定實行後,開發商 在已制定《商品房銷售價目表》的基礎上,如想重新標高價格,被審批通過的可能性很小。因此,實際上"通知"實施後能夠達到的效果是,開發商隨意漲價將被遏 制。同時,因為銷售價低於標示價格10%也要重新辦理申報手續,開發商也不容易出現隨意定價的情況,有利於標示價格接近成交實價,亦有利於避免樓市出現暴 漲暴跌的風險,保證房價穩定和已購房群體的利益。

各銀行車貸利率  關註二:任何形式收取訂金均違規

  規定:"通知"規定,商品房經營者未獲取預售許可前進行銷售的,或采用認購會員(VIP)卡、落籌等任何形式收取訂(定)金的違規行為應責令其停止預售,按有關法律、法規進行處罰。

  解讀:禁止未獲取預售許可進行銷售,並非一項新規,其目的是為瞭保哪家銀行個人信貸利率最低信貸年息證購房者權益,避免消費者買到限制房產等風險。

  目前,根據記者走訪和購房者反映的情況,在取得預售證前就開始銷售的情況已基本得到遏制,開發商對於這條"紅線"還是心存敬畏。不過,開發商通過認購、 落籌、誠意金等形式收取訂(定)金的情況實際上並不鮮見。對開發商而言,認籌有助於其瞭解有多少真正的意向客戶,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定價和決定推貨數 量。因此,即使認購會員(VIP)卡、落籌等收入訂(定)金的形式被要求禁止,仍可能出現其他新的花樣應對。

  現實情況下,不少購房者為瞭選到心儀的戶型、獲取更多的優惠或"折扣",往往也對經營者收取訂(定)金的行為采取默認的態度。因此,"通知"雖然實施,但落實效果可能更有賴於各界對各種形式訂(定)金的抵制和監督,特別是需要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主張。

  關註三:拒售"可售"房將查處

  規定:在取得預售許可後,對不使用商品房預(銷)售合同網上備案系統進行認購、銷售的,或拒售系統公示的"可售"或"待售"單位的違規行為,要嚴肅查處。一經發現應立即利用系統鎖定違規項目,禁止繼續違規銷售,同時責令其整改。按有關規定處理後,系統方可開通。

  解讀:在三水本地論壇上,經常會出現消費者抱怨開發商拒售"可售"房的情況。本報此前也以"網上顯示未售,為何就是不賣"為題報道過商品房銷售階段存在 的這一亂象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存在售房合同網上備案的滯後情況;另外也不排除開發商存在捂盤惜售或制造虛假熱銷的現象;並且,個別銷售人員也透露"三水外 來人口買房多,為規避限購往往等到社保繳夠年限才備案"。新規實施後,本報暫未收到消費者有關開發商拒售"可售"商品房的投訴。不過,由於"通知"僅要求 "對已銷售的房源予以明確標示",但沒有提及如何處理合同備案的時限等具體細節,如何將措施落實到位、避免開發商鉆空子,仍將考驗管理部門的智慧。

  記者觀察:"明碼標價"照樣可能買貴咗

  本月起開始執行的相關"通知",更像是對2011年全省要求商品房"明碼標價"規定的又一次重申,或者說"明碼標價"落地後的佛山版本。2013年年底 該"通知"曾廣泛征求過意見,且商品房明碼標價各區已逐步在落實,本月新規實施後開發商並未因為新規大力度而"應對失措"。

  當然,新規 力度雖大,對消費者也應註意,新規並不能真正避免消費者買房"買貴瞭"。事實上,有沒有買貴是一個相對概念。所謂"隻有買錯的,沒有賣錯的",為瞭掌握議 價的主動權、獲取更多的利潤,開發商往往會先高報價申報,然後再打折、優惠賣房,把價格調節的餘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。新規雖然要求銷售價格低於標示價格 10%要重新申報,但10%對於商品房這樣的"大件",已經具備瞭很大的議價空間,這也是為何消費者在買房時往往遇到九幾折此類的"優惠"。

  因此,要讓購房者避免"買貴瞭",管理部門最"靠譜"的做法就是明碼實價。隻是,消費者期盼的明碼實價,實行當中會有弊端,即難以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 節,而一旦允許調節,明碼實價就根本形同虛設。在現行規則下,消費者要避免自己"買貴瞭",最科學的方法還是根據同單元類似戶型的實際成交價格進行比較, 自己衡量出一個討價還價時最為合理的底線。

  目前,在三水商品房銷售網上備案系統中,已售房的成交價格一項仍然未公佈,所謂的"一套一 標"僅隻是公佈每套房的定價。購房者如要比較、衡量可能還需尋找其他渠道。不過,備案系統中發佈的每一座成交均價,倒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參考數據,將有利於 消費者在價格"博弈"中不斷觸碰開發商售房的價格底線在哪兒。





新聞來源http://f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4-18/08304075086.s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ther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